艾滋病毒可能潜伏在大脑中 增加老年痴呆症等疾病风险
5月25日报道 文/sharon
HIV病毒是导致艾滋病的病毒,长期以来,人们都知道它的目标是消灭免疫系统的细胞,免疫系统细胞负责抵抗入侵的微生物和抑制恶性肿瘤。最近,研究人员还发现,艾滋病病毒不仅在血液中对免疫细胞进行攻击,而且还在大脑和脊髓中传播,HIV病毒可以潜伏在人体内多年。
Habibeh Khoshbouei博士一直在研究这个问题,并了解到HIV传播到大脑中的一个后果是导致与年龄相关的疾病会出现得更早。这包括神经疾病如老年痴呆症和帕金森,以及增加对药物成瘾的易感性。
虽然艾滋病可以治疗,但病毒的影响仍然存在
20多年来,抗逆转录病毒药物的强大药物组合已经用于治疗HIV感染患者,这些药物极大地提高了艾滋病患者的预期寿命,可以延长寿命到36岁到49岁不等。
虽然组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CART)可以将病毒载量降低到血液中无法检测到的水平,但艾滋病病毒可以隐藏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在那里它可以融入到被称为小胶质细胞的大脑细胞的基因组中,即大脑的免疫细胞。
在大脑中,艾滋病毒会继续产生病毒蛋白,并破坏大脑中受感染和未受感染的细胞,从而增加痴呆和其他神经系统疾病的风险。所有携带艾滋病毒的人都将经历这一过程,因为艾滋病毒融入进了基因组,而CART进入大脑还有一些困难。
艾滋病毒蛋白会调节多巴胺
为了研究艾滋病毒蛋白能调节多巴胺的这个问题,研究人员使用了一只老鼠进行研究,我们可以控制HIV病毒蛋白的水平,来探索HIV感染和神经疾病之间的联系。
实验室发现,一种名为HIV-1的HIV蛋白,降低了大脑中产生多巴胺(一种神经递质)的一种重要蛋白质水平。
多巴胺是由中枢神经系统的神经元和血液中的免疫细胞产生的。研究人员使用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细节,仔细研究了含有HIV-1蛋白质的老鼠大脑中的多巴胺产生区域,并惊讶地发现这些神经元还存活着。但是,许多能正常产生多巴胺的神经元不能再产生同样多的多巴胺。研究人员还发现,一种制造多巴胺的酶,叫做酪氨酸羟化酶,在某些神经元中已不能被检测到。这表明老鼠的多巴胺分泌量不高。
当小胶质细胞分泌HIV-1 Tat蛋白时,HIV-1 Tat蛋白就能进入多巴胺神经元,降低神经元的活动,从而导致产生较少的多巴胺。这降低了神经元与大脑中的其他细胞交流的能力,可能会破坏大脑的相关行为能力。此外,大脑中一个叫做黑质的区域产生的多巴胺水平较低是到导致帕金森氏症的一个标志,这会使病人抑郁,并可能对像甲基苯丙胺和可卡因这样的毒品上瘾。
我们的研究结果发表在《神经胶质》(Glia)杂志上,揭示了艾滋病毒患者在神经和神经精神疾病方面更容易受到影响,而这些症状与大脑中多巴胺水平的紊乱有关。
治疗艾滋病毒更多的是控制血液中的病毒水平。但医学界需要治疗来逆转HIV在大脑中的长期影响。
艾滋病导致的症状和并发症
当人第一次接触艾滋病毒时,他们可能几个月或更长时间没有出现任何症状。然而,通常情况下,他们会经历一种类似流感的疾病,包括发烧、发冷、头痛、疲劳、肌肉疼痛、颈部和腹股沟淋巴结肿大。
据美国卫生和公共服务部(U.S. 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的数据,这种疾病早期通常会有“潜伏期”阶段,即病毒不那么活跃,没有任何症状。这种潜伏期可以持续10年甚至更长时间。
随着艾滋病毒进入全面的攻击,它会严重损害免疫系统,引起各种各样的症状,例如:
1.极度疲劳。
2.反复发烧和盗汗。
3.长时间的腺体肿胀。
4.长期腹泻。
5.口腔、生殖器或肛门疼痛。
6.肺炎。
7.皮肤有斑点。
8.抑郁、失忆或其他神经方面的影响。
小编说两句:
老年痴呆症和帕金森都属于神经系统疾病,艾滋病毒虽然可以通过治疗来减少病毒在血液中的含量,但是艾滋病毒还会隐藏在大脑的神经系统中,这会导致神经系统发生一定的改变,影响神经系统从而容易导致神经系统疾病如老年痴呆症和帕金森。(sharon)